WEDCV155VD5RRV515DV

 

內容簡介

  這本辭典是照我們中國人學習使用英語的需求來編的。外國人編的英文辭典有外國人的準則,這些準則不完全適應我們;我們的準則應該是比較能夠照顧到我們自己在英語中輾轉反側所遭遇的一些問題。大家在使用這本辭典時,會不時發現一些可以印證的地方。

詳細資料

  • ISBN:9579665435
  • 叢書系列:
  • 規格:盒裝 / 1622頁 / 32k / 13 x 19 x 22.7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語文:中英對照
  • 本書分類:> > >

 

 

作者:晉良(富書專欄作者) ... 疫情結束後 該不該加薪 前段時間,在微博看到這個話題,一直令我記憶尤深。 其實#該不該主動向老闆提加薪#這個事,很多人都會經歷。因為老闆讓我們加班的頻率,總是超過加薪的頻率。 ... 或者說,關乎錢的事,老闆總會有意無意的略過……咱也不敢提,咱也不敢問啊。 但最近,我身邊一位朋友就勇敢地找到老闆,跟他表明了自己想要獲得加薪的意願。 因為疫情期間,他在家加班時間猛增,返工以後也是加班加點。 可老闆卻說:「對於加薪,先不要著急嘛,你先努力干好工作,讓自己優秀到不被忽視,到時候該漲的工資,我自然會給你漲。」 這一鍋雞湯給朋友灌得,簡直反胃。雖然看似沒什麼營養,但在其中有一句話卻非常中肯:「優秀到不被忽視。」 那麼言外之意,在老闆眼中,朋友也沒有那麼優秀,所以就不值得漲薪。 其實在職場中,薪酬雖是對於能力的最大認可,但決定薪酬高低的,卻不取決於能力,而是取決於我們對自身價值的判斷。 直白點來說,我們自身能力只是一種結果,而我們自身的態度,卻是決定自身能力提升的關鍵過程。 可以說,一個人想獲得高薪,那麼自身言談舉止與工作態度都要達到極高的境界。 但很多人現在卻陷入了一個怪圈,平時上班無精打采,沒有激情也不用心。只能依靠公司制度逼著,或者是領導推著,才會往前走。 然後帶著那種特別消極的情緒,還在抱怨自己有能力,卻賺得少。 歸根結底,這又能怪誰呢? ...... 為什麼有些人在工作中 總是難以獲得高薪? 曾聽到過這樣一則故事: 有位賣柴的樵夫,因為幹活不用心,給客人送的柴火都劈得不是很細緻,就是那種大塊的木柴。 所以買了樵夫柴火的客人,常常需要自己再重新劈一遍柴火。 但有一天,一位客人在劈柴時,卻發現有個木塊裡面是空的,竟然還藏著一袋金幣。很明顯,這袋子金幣已經在木頭裡放置很久了。 隨後客人就去找那位樵夫詢問,這個柴火是在哪裡拿的? 那位樵夫以為客人要挑毛病,就連忙撇清責任說: 「那是我自己的事,跟你無關,還有,我賣的柴就這樣,別妄想讓我再給你劈!」 就這樣,那位客人本想通過樵夫找到失主,但卻因為樵夫的那種消極態度,從而無法實現。 最終,那位客人獲得了這袋金幣,而那位樵夫卻什麼也沒得到。這則故事寓意,其實就是積極心態與消極心態的對比。 王健林曾說:「如果你連工作掙錢都要別人開導你,都要人盯著,看著,哄著,鼓勵著,勸你還是別幹了,那你就活該窮著。」 這話看似難聽,可說的確是事實。 其實生活中處處是機遇,可對於那些心態消極的人來說,他們從未發現。 很多人寧可把時間花在發牢騷、偷懶、自我安慰上,也不願意轉變態度去專心去工作甚至是學習提升。 《聖經》中有一句話:「一個人的心怎樣思量,他的為人就是怎樣。」 人一旦輸給了自己的態度,那麼即便有著月入過萬的心,到頭來就只會是月賺三千的命。 不從自身找問題,一味地跟老闆較勁要漲薪,其實真的不實際。 ...... 相信自己的程度 決定自身發展的長遠 前段時間,微博上有段話非常火,很多人都覺得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你相信潛規則,就會發現無數潛規則。 你相信不公平,就會發現無數不公平。 而你相信努力,就會發現努力真有回報。 你相信美好,就會發現生活處處有美好。 其實對於我們個人來說,你相信自己的價值,那就會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但在現實中,很多人卻難以做到這一點。 在《貧窮的本質》這本書中曾指出: 很多人之所以貧窮,是因為他們只重視當下的感受,沒有將目光放長遠的意識,從而不願意為了將來付出現有成本。 而這也正是一種窮人思維。 就像很多上班族,總覺得自己是打工的,總覺得自己乾的就是一份工作,從而不思進取,總是擺出一副滾刀肉的態度: 1、 這事跟我無關; 2、我不想做這個; 3、湊合事就行了; 其實,人若想轉換這種窮人思維,本質上就需要從消極狀態,轉換成積極狀態。 例如,在1961年,美國總統甘迺迪訪問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總部,當他在參觀航天局設施時,看到一位清潔工正在清潔地板。 隨後甘迺迪問他,在航天局做的是什麼工作? 那位清潔工的回答是:「我正在幫助將太空人送上月球。」 一位清潔工尚且能有如此胸懷,那麼對於我們職場上班族來說,其實更應該這樣。 就像馬雲曾說過的話,絕大部分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只有佼佼者,才是因為相信而看見。 ...... 從消極轉向積極, 你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1、用想像訓練,積極暗示自己。 美國《研究季刊》曾報導過一項實驗,證明了想像練習,對投籃技巧的改進作用: 實驗分成三組,第一組每天練習實際投籃;第二組則被要求不做練習;而第三組學生在第一天練習完投籃之後,就堅持每天在腦海中花20分鐘做想像中的投籃。 最終實驗結果表明: 第一組每天堅持練習20分鐘的學生,進球機率增加了24%,第二組沒有進行任何練習的學生,進球機率沒有進步。 而第三組每天想像練習20分鐘的學生,進球機率增加了26%。 而如果我們想去改變,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例如在心裡默念: 我正在變好; 我是最棒的; 我有潛力,可以獲得一個光明的未來! 當我們時常用這種想像訓練去暗示自己,再堅持一定時間之後,自身的狀態必然會有很大的改觀。 2、用結構化思維,替換慣性思維。 如果一個人習慣了消極,那麼遇到事情他一定會張口閉口: 誒呀,這事太難了! 怎麼這麼麻煩啊! 不行,這事我做不到,沒信心。 人一旦習慣這種慣性思維,就會變得極度感性,導致自己沒有辦法做出理性分析與判斷。 所以我們需要,重新設定自身的思維模式,也就是轉換成結構化思維。 (1)系統性: 當公司領導交代給我們任務,從表面來看,這有可能是個苦差事。 但要是我們能夠看清此事的意義,明白做這件事,對於自己能力提升是否有價值? 從微觀層面轉向宏觀層面,心打開了,自然就能減少很多負面情緒。 (2) 結構性: 假如自身有了消極情緒,這時我們就不能任由這種情緒發展。而是要通過結構劃分出具體細節。 比如,一個人對於做事沒有信心,那就去想為什麼自己沒有信心? 有可能是過去沒做過,也有可能自己怕出醜,也有可能這只是習慣的想法。當了解這些之後,針對逐個細節,我們就能一一解決。 (3)邏輯性: 所謂邏輯性,就是所思考以及所說的話符合常理,明白凡事有前因,才有後果。 那麼這時我們就不能在遇到事情就一股腦的說出一些消極的話,也不能拿著當前的結果就開始抱怨發牢騷。 多審視一下自己,審視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要著急下定論。 所有的結果,都會在情緒退散之後,露出真實的面目,只有了解真實,我們才能在下一刻得以更好的前行。 ... 作者簡介:晉良,富書專欄作者,恩師名晉,前百萬粉絲公號運營培訓師,持續自學5年,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3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首發富書,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career/e5ekpyz.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078823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魚池鄉恐慌改善中醫診所竹塘倦怠、疲勞治療中醫名間鄉頭痛治療中醫和美下背酸痛中醫推薦
二水失眠睡不著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國姓鄉倦怠、疲勞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和美這間中醫診所看診態度好,睡眠障礙改善很多二林晚上淺眠治療中醫 鹿港心臟無力感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治療效果不錯的鹿港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北斗心臟無力感看什麼科 鹿港長期頭暈看什麼科 網友都推薦的南投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埔心肌肉、關節莫名痛治療中醫 線西耳鳴改善中醫診所 這間員林中醫診所很大推,睡眠障礙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fa56bu37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